界面新闻记者 |
界面新闻从业内获悉 ,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日下发《关于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的通知》(以下简称“通知”),《通知》包括增加消费金融供给 、优化消费金融管理、开展个人消费贷款纾困、加强消费金融风险管理 、优化消费金融环境、形成政策合力、强化组织实施等七个方面 、20条内容。
值得注意的是,《通知》落实了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3月5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首场“部长通道 ”上所说的:“金融监管总局将研究提高消费贷款额度 ,延长消费贷款期限 。”
《通知》明确,商业银行可根据客户还款能力和风险情况,实施差异化授信。对于信用良好、有大额消费需求的客户 ,个人消费贷款自主支付的金额上限可阶段性从30万元提高至50万元,个人互联网消费贷款金额上限可阶段性从20万元提高至30万元。
在期限方面,针对有长期消费需求的客户 ,商业银行用于个人消费的贷款期限可阶段性由不超过 5年延长至不超过 7 年 。
《通知》指出,金融机构要围绕扩大商品消费、发展服务消费和培育新型消费,丰富完善金融产品和服务。鼓励针对数字 、绿色、智能等新型消费场景,量身定制金融产品 ,更好满足个性化、多样化金融需求,不断强化数字赋能,增强消费金融服务的适配性和便利度。
同时 ,推动消费金融资源向新市民、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倾斜,优化县域市场消费金融供给 。探索开展农户消费经营综合贷款,加快发展农民 、城镇低收入者等群体普惠保险 ,推广个体工商户综合保险。
《通知》提出,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大对批发零售、住宿餐饮、文化旅游 、教育培训、健康养老等消费服务行业的信贷投放,支持消费供给主体健康发展。保险业金融机构要加大内贸险支持力度 ,促进商品和服务畅通流动 。鼓励银行金融机构合力设置消费贷额度、期限 、利率。优化资源配置,给予个人消费贷定价优惠;同时,建立消费贷尽职免责机制 ,改进信用卡业务管理,合理设置信用卡透支利率标准和计息规则,鼓励按照实际透支余额计息。
《通知》强调,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坚持放管结合 ,严守风险底线,注重审查借款人的真实消费需求和还款能力,避免过度授信、多头授信、欺诈骗贷 ,提升独立风险控制及系统能力建设,有效防控消费金融风险。
另外,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,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规范消费贷款合同条款,向借款人明确展示贷款利率 、罚息、分期费用、担保费用等各类支出,明示最终综合融资成本 ,不得设置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不公平条款 。
(界面新闻记者曾令俊对此文亦有贡献)
联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
配先查配资-配先查配资APP-网上开户-炒股配资App^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,我们更加珍惜与投资者之间的每一份信任。因此,我们致力于打造一个全方位、多维度的透明投资环境,让投资者安心、放心。
福建省商务厅官网消息,为推动福建省外贸企业拓展国内市场,《福建省深化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实施方案(征求意见稿)》公开征求意见...
新华社5月26日消息,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战略部署,中办、国办印发《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...
今年以来,一系列提振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加速落地,车企产品密集换新,消费者信心增强,汽车行业开局运行良好。 中国汽...
记者辛圆3月25日,博鳌亚洲论坛旗舰报告《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2025年度报告》(以下简称《报告》...
记者王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周一在“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...